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重点学科 >>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 >> 正文

林学

来源: 日期:2022/10/17浏览量:关闭


   学科始建于1956年,1984年获批造林学硕士学位授权点,2018年获批林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,林学专业2019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。2022年林学院被全国绿化委员会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确定为全国绿化先进集体。2022年获批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第三批重点学科。

   现有专任教师45人,其中教授16人,副教授16人,博导15人,硕导39人。人才培养成效显著,教师中,有中科院百人1人、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1人,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、辽宁省特聘教授1人、辽宁省攀登学者2人、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、辽宁省“百千万人才”工程百人层次4人、千人层次7人。

   设有林木遗传育种、森林培育、森林保护、森林经理、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、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、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7个二级学科。在白桦、柽柳、羽衣甘蓝等分子育种等方面处于国际先进地位;在气候变化对森林结构和关键生态过程影响方面有国际影响力;在山杏、酸枣种质资源收集及良种选育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;在半干旱地区生态经济树种、耐寒景观树种、乡土用材树种高效繁育及营建方面具有特色和优势;在美国白蛾、松材线虫等林业重大有害生物研究方面处于辽宁引领地位;在辽河流域生态退化防治及生态修复方面做出重要贡献。

   本学科积极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服务区域经济发展,依托国家级良种基地,在辽西半干旱山区困难立地发展生态经济林,助力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。示范并推广山杏、桑树、酸枣等良种11个,丰产栽培技术6套,在辽西地区的47个乡镇累计推广面积2.5万亩,为农民增收8900万元。在喀左县、朝阳县、北票市的32个乡镇推广山杏良种1.2万亩,累计增加林农收入6000余万元。深入省级深度扶贫村-喀左县卧虎沟乡二杖子村开展重点帮扶,为该村300余户林农的1400亩山杏低产林无偿改接良种、抚育管理,使林农每年增收140余万元。实现了生态保护和脱贫的双赢。

   学科平台条件优越,条件建设取得突破。具有辽宁双台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国家级平台1个,辽宁省林木遗传育种与培育重点实验室、辽宁省水土流失防控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、国家林草局小浆果工程中心、辽宁辽河平原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等省部级平台7个。

   学科以打造一流特色学科点和创新团队、建立国家区域高层次园艺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,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,积极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,努力改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基础条件,不断提升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技术创新、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。科研水平显著提升。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国家重点研发课题、子课题等35项,省部级项目60余项,总经费4200余万元。制定标准16项,发表高水平论文150余篇。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0项,市厅级10项。

   为辽宁省唯一本、硕、博林业人才培养机构,累计培养各类人才3000余名,培养的人才包括中科院、中国林科院等林业科研领域领军人才、省级林草局主要负责人等。学科成员担任Forestry Research副主编、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编委等。有中国生态学会理事、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理事、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、中国林学会育种分会常务委员、中国林学会栎类分会常务理事、辽宁林学会副理事长、辽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等。近5年发表Top期刊论文30余篇,在林木逆境生理与分子调控、羽衣甘蓝分子育种、乡土用材树种高效繁育、湿地生态修复、寒温带针叶林树木年轮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力。

   近五年举办了中国土壤学会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专业委员会2017年会、东北黑土地水土保持与水土资源持续利用研讨会、北方酸枣产业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等学术会议;牵头成立北方沙区桑产业国家创新联盟;协办Internationa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Research期刊。提升了行业知名度,扩大了学科影响力。学生培养成效显著。


主办单位: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院(学科建设处)    地址:沈阳市东陵路120号    邮编:110866    版权所有: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院(学科建设处)   备案号:辽ICP备05001374号

联系电话:024-88487139(管理科)、88487056(培养科)、88487253(学位科)、88487057(招生科)、88487253(学科科)